富贵竹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过年放鞭炮的辟邪作用浅谈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的症状图片 https://m-mip.39.net/pf/mipso_7231539.html

春节古称元旦,所谓“三元之日”,即岁之元、时之元、月之元。西汉时确定正月为岁首,正月初一日为新年,相延至今。新年前一天为除夕,为“月穷岁尽之日”。

《荆楚岁时记》有云: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。《春秋》谓之端月。鸡鸣而起,先于庭前爆竹,以辟山臊恶*。

《荆楚岁时记》是南北朝大学者宗懔所著,也就是说,最起码南北朝的时候,驱赶瘟神,是过年放鞭炮的目的之一,那么,过年放鞭炮可以驱赶瘟神,是南北朝时人们才有的认识吗?

对这一问题,《荆楚岁时记》援引成书于西汉时期的《神异经》,做了很好的回答,曰:西方山中有人焉,其长尺馀,一足,性不畏人,犯之则令人寒热,名曰山臊;以竹著火中,[火朴][火毕]有声,而山臊惊惮。《元*经》所谓山[犹巢]*也。

解释了《荆楚岁时记》当中的两个名词:山臊、恶*,其中的山臊,居然有“犯之则令人寒热”,一见到他就能让人不舒服,这是传说中的瘟神吗?

不要一味地自作聪明,以为古人迷信,其实祖先的智慧并不少于我们,很多时候是我们不能理解先祖们的环境。

远古时期,人类生活条件非常艰险,所以很多的习惯都是为了生存的必须。

比如火的使用,就是人类最早的防卫利器,在野外的狼虫虎豹,都对火退避三舍,所以火就是驱邪避瘟的法宝。

人们开始圈养牲畜家禽,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冰天雪地里饥肠辘辘,对这些牲畜家禽垂涎三尺的野兽,这时仅仅有火就不够了。

人们发现竹子燃爆能发出响声,配合火的威力,能够驱赶那些威胁人畜安全的野兽,于是,烧竹子成为了驱赶敌害的法宝,随着这个办法流传的越来越广,也就有了神化的作用,相沿成习,成为了一个带有神话传说背景的节日民俗。

鞭炮的成型非常晚了,纸张成型于东汉,开始的时候纸张产量少,所以会有传抄一首诗就引起“洛阳纸贵”的现象。

火药,虽然打战国起炼丹师们就一直在努力,但却一直到隋朝,才有较为稳定的配方,到了唐朝,才有威力较大,由硫磺、硝石、木炭机等配成的黑火药,至此,火药才可流传民间。

于是呢,唐代诗人来鹄就可以在《早春》当中欣喜地说:新历才将半纸开,小庭犹聚爆竿灰。

人们才将火药与爆竹联系到一起,大体方法是,竹子上钻孔,将火药填充其中,以松油封口,还是没有想到用纸,毕竟古人是非常珍惜纸的。

直到北宋年间,民间才出现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,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,爆竹遂改名“炮仗”、“鞭炮”。这都是纸和火药大量生产的结果,因为竹子毕竟产量有限,而且运输不易,小小的鞭炮就能发出巨大的响声,其驱赶野兽的驱邪效果更强大,携带更方便。

于是呢,春节就更热闹了,过年放鞭炮可以驱赶瘟神的习俗更理直气壮地延续下来。

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还给找到了理论依据,在《本草纲目》当中说:(火药)乃焰消、硫磺、杉木炭所合,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,认为火药能治疮癣、杀虫,辟湿气、瘟疫。

今天在野外的养鸡场,鸭场,等畜牧养殖场,还会受到*鼠狼,狐狸,獾,狼,熊,野猪等野兽的威胁和一些蛇虫疫病,这时放鞭炮能够驱赶野外的危害,也是非常有效的。所以鞭炮辟邪也不完全是迷信。

因为先辈的勤劳智慧和发明创造,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安全,使我们远离了野兽毒虫的威胁,我们居住在高楼大厦之中,老鼠和虫蚁这些生命力极其强大的害虫都不见了,我们远离了这些威胁之后,还是应该在节日鸣响几声鞭炮,来缅怀先辈的聪明智慧和生存艰辛。

秦东兴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